提起公廁,總想到地面濕滑、骯髒和臭,在街上人有三急,也未必人人願意到公廁解決。記者早前去過灣仔修頓中心公廁,原以為這所公廁使用率高,臭味會撲鼻而來,豈料廁內嗅不到異味,經翻新後,環境頗為光猛,也尚算整潔。香港食環署自2019年起,為多間公廁推行翻新或改善工程,部分更加入智能系統或除臭技術,灣仔修頓中心公廁便是其中之一,衛生情况有所改善,令人對公廁印象加分。
文:李佩雯
自稱公廁KOL的食環署吉祥物清潔龍阿德,曾在臉書發帖說,據其觀察,很多女士都不願意去公廁,問大家如何能吸引女性使用公廁?帖文一出即引來討論,不少網友指廁板骯髒、環境骯髒、地下積水多,還有更重要一點是臭,不止女網友,有男網友也表示自己不去公廁。
公廁臭味成因眾多,沖水系統損壞未能正常運作、地下積水多、濕氣重、滋生細菌、通風不足,以及使用者沒有正確使用設施,例如沒有在正確位置上廁所、如廁後忘記沖水、使用過的廁紙沒有掉進垃圾桶等,也會導致臭味出現。所以除了公廁硬件要提升,市民保持公德心,維持公廁衛生亦很重要。
240公廁數年內翻新優化
食環署現時管理800多間公廁,在「優化公廁翻新計劃」下,自2019年起的5年內,分階段為240間公廁推行翻新或改善工程。針對臭味問題,除了加裝通風設備,亦引入4種除臭科技。其中一種為臭氧技術系統,臭氧(Ozone)具殺菌功能,在沖水系統中加入臭氧,沖水同時能殺菌除臭,一舉兩得。臭氧技術系統現於旺角、深水埗及葵芳多間公廁內使用。
臭氧這名字很多人都聽過,但未必了解它的特別之處。臭氧其實是由氧氣轉化而成,許多人也許聞過臭氧的味道,那就是雷雨期間空氣瀰漫的淡淡漂白水味,雷電的電流令部分氧氣轉化為臭氧,風把高空中的臭氧帶到地面。不過,這些臭氧極為微量;高濃度臭氧帶毒性,而且有刺鼻臭味,因此稱為「臭氧」。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理學教育助理教授陳鈞傑表示:「自然界的臭氧主要是經太陽放射的紫外線,或閃電雷擊的電離作用,將大氣中的氧分子(O2)分解成獨立的氧原子(O),活潑的氧原子再結合一個雙氧分子,便形成臭氧(O3)。」而在陸地上空15至35公里的平流層裏,就有一層由較高濃度臭氧築成的臭氧層,能吸收陽光裏大部分有害的紫外線,對地球生物起着十分重要的保護作用。
臭氧破壞細菌細胞壁
至於臭氧為何能消毒殺菌,陳鈞傑解釋:「臭氧化學性質活躍,有極強的氧化能力,能將細菌的細胞壁和細胞膜氧化,再進入細胞內部氧化破壞令其死亡;同樣地,臭氧會破壞病毒外殼上的脂蛋白,再滲進內部破壞內層核酸,從而達到消滅病毒作用。而在氧化反應發生後,臭氧會還原為氧氣(O2)。」
透過「臭氧產生器」以高壓電流、紫外線照射等方式製造的人工臭氧,廣泛應用於空氣、淨水、食物等消毒處理或防腐工業用途上。市面亦有家用臭氧機,用來消毒蔬果或淨化空氣。惟陳鈞傑提醒,長時間吸入低濃度臭氧亦可引致呼吸道不適,以防萬一,應避免在家中長時間使用臭氧儀器。
監察廁內臭氧濃度 控制輸出量
公廁內的臭氧技術系統,由臭氧產生器、空氣壓縮機、空氣臭氧濃度監測器,以及氧化還原值監察器4部分所組成。在沖廁水泵房內,臭氧產生器製成臭氧後,會注入儲存沖廁水的水缸內,並與沖廁水混合成臭氧水。食環署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,「系統更利用物聯網科技,透過監察沖廁水內氧化還原值以控制臭氧輸出量。臭氧最終會分解成溶解氧,不會污染環境。系統亦會實時監察男女廁內的空氣臭氧濃度,當濃度高於指標時便會關閉」。
來源: 明報網站 https://www.mingpaocanada.com/VAN/htm/News/20220414/wj1h_r.htm
留言